友友是世界知名的大提琴家。他成名很早,16岁就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奏会。他十多次获得过格莱美奖,也曾经为包括《卧虎藏龙》和《艺伎回忆录》在内的电影配乐。
管理学杂志《哈佛商业评论》曾经采访马友友,请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见于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从其中我们能看出马友友的一些人生处事原则,我们从中总结了六条,分享给你。
第一,“不要自负”。人很容易划地自限,让过往的经验和认识限制自己。所以,必须转换思路,“尝试以不同年龄的眼光或者另一种思维结构来看待问题”。马友友是华人,出生在巴黎,幼年时就搬到纽约,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学习融入新环境。这让他学会了不急于评判别人,而是这样想:“你的看法跟我不一样,让我站在你的立场想一想,你也站在我这边想想。”
第二,跟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人合作。马友友说,有些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才华卓越,但是,如果他感觉到这个人为人讨厌,“无法愉快地共进晚餐”,那就不要考虑合作了。
第三,总是心怀好奇。尽管马友友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并且在知名的音乐学校茱莉亚就读了七年,但是他却选择从茱莉亚退学,到哈佛大学读书,而且,最后拿到的是人类学学士学位。哈佛四年他接触到了许多同龄人,也接触到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他自己最喜欢的是考古学和人类学。“这两门学科帮助我将自己在旅途中体验到的各种文化,放在一定的语境下加以审视。”
第四,要非常自信,但也要有自知之明。小时候经常有人夸马友友是个天才。现在他希望别人没这么说,“那样很危险,会影响你自己的决定”。如果你想决定自己的人生,那就别受他人夸奖的影响。自信的同时也要有自知之明,问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
第五,乐于面对意外。马友友说,年轻的时候,人会找到一种做事的方式,然后就想一直重复。但是,“情况不会一直如你所愿”,“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乐于面对意外之事”。比如,演出开始之前的准备阶段,你说“我需要安静”。但是紧接着发生了10件事,你得不到安静。“这时候你是惊慌、气愤,然后演出得很糟糕,还是会说我没料到会这样,但我乐意尝试一种新的方式?”
第六,乐观。马友友说,乐观绝对是自己的选择。“人要悲观厌世、愤世嫉俗是很容易的,只要看看报纸就够了。”不要为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心。如果事情无可避免,那么,“你只要保持平常心,选择积极谨慎的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以上就是音乐家马友友的六条处事原则,希望对你有启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TATA木门818静音日 解码千万家庭的新静界 重塑美好人居基石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