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大喊大叫。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提出,对孩子吼叫可能是家长最不明智的行为。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觉得你失控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项发表在《儿童发育杂志》(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上的研究表明,父母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对孩子大喊大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策略,而是家长自己的发泄手段。耶鲁大学心理学和儿童精神病学教授艾伦·卡兹丁(Alan Kazdin)认为,如果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或培养好习惯,需要有提前的规划和纪律。
卡兹丁正在推广一个名为ABCs的项目,项目的名字代表着前置条件(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s)和后果(consequences)。前置条件就是提前进行设置,在你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先要告诉他们。行为,是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义、塑造和建模。后果是看到孩子的行为时,要表达出一种夸张的赞许。比如,孩子每天晚上都把鞋到处乱丢,这时家长不能大喊大叫,而是要在早上问孩子,能不能确保回家时把鞋子放在正确的位置,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要热情地说出你赞美的内容,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这个方法的重点是:让孩子注意到伴随正确行为而来的赞美。它不是在孩子做了坏事之后父母再做出反应、等他们搞砸事情然后生气,它需要父母自律提前做出明确的计划。
卡兹丁说,家长要养成习惯使用ABCs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想纠正的行为,孩子的各种闹脾气和斗争,都会慢慢消失。这样做对父母也有好处,你的抑郁和压力也会下降,家庭关系会好转。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吉利银河A7预售10.38万元起,首搭雷神AI电混2.0,油耗低至2L
- TATA木门建博会三大变革:静音技术破圈+轻资产招商+卫星店盈利模型落地
- TATA木门高调亮相建博会以静音创新勾勒美好人居新图景
- 建博会论道:从TATA木门革新到家居生态 重构行业变革聚势燎原
- 广州建博会首日 TATA木门“门启新境”演绎家居革新进化论
- 第27届广州建博会启幕在即 TATA木门三大变革再启新境
- 2025广州建博会将至!TATA木门携“王炸”产品阵容强势来袭
- WEC 2025 世界算力博览会落地鄂尔多斯:汇聚全球算力智慧,共绘产业升级新图景
- MAZDA EZ-60领衔 长安马自达多款新车型亮相2025重庆车展
- 首战环塔,完赛!纵横 G700 沙海凯旋,致每一个“在路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