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财富》杂志说,他是迄今为止,唯一管理过四个世界500强公司的CEO。这四家公司都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分别是华润、中粮、中化和中国化工。
宁高宁在《清华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企业创新转型的动力系统。在文章里,宁高宁提出来,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动力系统”,来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最大可能激发员工的动机,让他们有足够动力来进行工作和创新。
他把企业创新的动力系统,归纳为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要素,分别是:原始动力系统,立体动力系统,职业动力系统和信仰动力系统。
所谓原始动力系统,从企业管理角度说,就是“严格纪律约束下简单直接的物质激励”。比如计件工资制度。这种动力系统在早年的制造业中很流行,因为它可以形成简单直接的激励。但是,“从推动创新能力角度来看,原始动力系统是最弱的。”因为这种系统更加强调纪律性而不是创造性。
立体动力系统,指的是公司设计出多维度、系统化的激励机制,以及多种激励和奖惩手段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成就需求等。但是,立体动力系统的主要激励形式,仍然是物质激励。
立体动力系统引入了目标、业绩、评价、奖励等现代管理手段,同时考虑到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符合现代经济人特征的企业激励体系。但是,宁高宁认为,这个动力系统对推动创新的作用仍然不明显。因为,只要仍然依赖物质激励,就会导致,“员工依然会较为重视中短期可预期的物质回报,很少愿意为了较长周期和较大风险的企业创新工作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
立体动力系统会引发下面这些问题:是否能够为了追求创新忍受业绩大幅下降?是否还在用当下的盈利评价现在的工作?是否依旧以“工厂思维”强调技术的使用而忽视再生能力的培育?
第三是职业动力系统。从员工需求角度来讲,职业动力系统主要满足的是自我尊重和认可的需求;从管理角度讲,主要以精神激励手段为主,比如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授权激励。
必须要注意的是,职业动力系统必须建立在物质回报的基础上。按照宁高宁的观察,当人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当下收入的关注程度会下降,这时候更多体现出的就是类似于自我挑战、自我探索等追求。如果一个组织中有职业追求的员工很多,那么,这个组织就具备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最后是信仰动力系统。从管理角度来看,信仰动力系统对企业文化要求很高。宁高宁的解释是:“信仰通常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信念,乃至一种对某个事物的固执信任。在企业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怀、格局、价值观,愿意用较长时间的投入去实现一个更大的追求,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在他看来,信仰动力系统在推动创新上,也是最强的。
以上就是企业家宁高宁总结出的四种企业创新动力系统:原始动力系统,立体动力系统,职业动力系统和信仰动力系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吉利银河A7预售10.38万元起,首搭雷神AI电混2.0,油耗低至2L
- TATA木门建博会三大变革:静音技术破圈+轻资产招商+卫星店盈利模型落地
- TATA木门高调亮相建博会以静音创新勾勒美好人居新图景
- 建博会论道:从TATA木门革新到家居生态 重构行业变革聚势燎原
- 广州建博会首日 TATA木门“门启新境”演绎家居革新进化论
- 第27届广州建博会启幕在即 TATA木门三大变革再启新境
- 2025广州建博会将至!TATA木门携“王炸”产品阵容强势来袭
- WEC 2025 世界算力博览会落地鄂尔多斯:汇聚全球算力智慧,共绘产业升级新图景
- MAZDA EZ-60领衔 长安马自达多款新车型亮相2025重庆车展
- 首战环塔,完赛!纵横 G700 沙海凯旋,致每一个“在路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