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安慰剂效应”,说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可能得病了,到了医院医生开了个药,他吃下去就好多了。但其实那个所谓的药的成分就是淀粉,根本不能治病,也就是安慰剂。病人觉得自己好多了,完全就是心理作用。有意思的是,通过科学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吃了安慰剂的病人,不仅“感觉好多了”,而且他身体的硬指标,比如血压之类,也真的变好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
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专栏里介绍了《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的几项新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反安慰剂效应”。意思是说,这个人本来没事儿,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问题,结果就真的有了身体问题。比如,一个人可能睡眠没问题,但他觉得自己睡眠不好,结果他的身体就表现得好像真没睡好一样。虽然安慰剂和反安慰剂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了解了这个效应,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斯坦福大学心理与身体实验室的科学家艾莉雅·克拉姆(Alia Crum),目前就在专门研究怎么用一个好的心态,获得好的健康。她曾经找了84个酒店清洁工,她们身体状况一般,普遍都有点儿高血压。克拉姆对一半的人说,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小时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这其实已经满足了美国医学界的锻炼标准,也就是说,干活儿其实就是在锻炼身体。对另一半人,克拉姆什么都没说。结果一个月之后,那些被告知干活儿就是锻炼的清洁工,平均体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压也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另一半人没什么变化。
这个结果有两种解释,一个解释是清洁工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健康,另一个解释是被告知干活儿就是锻炼的清洁工,干活儿时更卖力了。如果是后面这个解释,那这个效应就没那么神奇了。但事实更像是第一种解释。有人做了一个长期跟踪研究,考察了6万人的“健身心态”和他们20多年来的实际健身状况。结果表明,心态比实际的锻炼更重要。哪怕两个人的实际锻炼时间长度和锻炼水平一样,那个自以为练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会比那个悲观的人低很多。所以,克拉姆建议,你要积极承认自己在锻炼,并且不要认为自己的锻炼水平不如别人。
另外,与安慰剂有关的另一个重要知识是,哪怕你知道这是安慰剂,它还是会对你有用。这意味着安慰剂效应不是一个害怕被拆穿的戏法。万维钢建议,可以放心了解相关的研究,做一个理性的、清醒的明白人,同时我们还能享受安慰剂的好处。而且,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时,你最好问问自己,到底是你被迫如此,还是在主观上把自己变成了那个样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TATA木门818静音日 解码千万家庭的新静界 重塑美好人居基石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