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人才招聘,想找到最优秀的员工,不过,鉴别、管理公司里的“有毒”员工(Toxic Workers),也很重要。哈佛商学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走访了11家公司里超过5万名员工,发现了“有毒”员工的一些特征:利己主义,不关心他人;过度自信,对自身没有准确认知;坚持一切遵守规矩,不懂变通;与其他“有毒”员工在一起耳濡目染。公众号“世界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将“有毒”员工分成了4类:
第一,能力高且意愿高。工作能力强,积极性又高,看上去是理想的员工类型。但是,这类员工中喜欢“一人独大”的人,极有可能发展成“有毒”员工。他们自视甚高,缺乏团队精神,无法与其他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第二,能力低,意愿低。他们既无工作能力,也没有工作热情,是人力资源部门最应避开的一类员工。
第三,能力高,意愿低。工作能力强,但缺乏工作动机,这类的员工会比较隐蔽,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只是不肯努力。他们看上去也很活跃,在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切换,但他们并不做实事。
第四,能力低,意愿高。这类员工被称作“拼命三郎”。但这种过于旺盛的工作热情并不是好事。管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职业倦怠”(Burnout),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如果盲目堆砌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任务,或者不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仍然有可能出现身心耗竭的情况。据国际调查机构盖洛普在2016年进行的研究,德国因为劳动力过劳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每年在90亿欧元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TATA木门818静音日 解码千万家庭的新静界 重塑美好人居基石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