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很焦虑。人们通常觉得,焦虑是外在的人和事情造成的,我们要学会去控制和应对焦虑。但是《工作不焦虑》这本书里说,很多人感到焦虑,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压力和焦虑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压力”。书里说,压力指的是一种执行任务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在程度上比较强烈,但压力本身并不包含焦虑的成分。当你要执行任务时,压力就出现了。比如,早上你挣扎着起床,但你觉得太困了,不小心又打了个盹,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识到上班要迟到了,这时候你的“压力”就在快速上涨。当你急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因为自己迟到了,整个上午你都觉得工作落后了一步。老板在等你汇报工作,没赶上的会议需要重新安排时间,新项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馈,这些状况其实都是压力。
但是,当你在压力上叠加了“纠结”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当你来回琢磨让自己苦恼的事情时,压力就很容易转化为焦虑。比如你迟到了,是接受迟到的事实,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是对起床晚了这件事充满内疚,对自己的行为懊恼不已,对后果担心害怕。如果是后者,就是把压力转化成了焦虑。所以,发现纠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纠结是我们应对焦虑的核心。
书里给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只有四个步骤:唤醒、专注、超然、释放。
当你焦虑的时候,你的心里就充满了负面的纠结。这时候你有点儿像是在做“白日梦”,并没有专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所以解决焦虑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这种“白日梦”的状态下唤醒,让自己更长时间地保持真正的清醒。第二步是专注,专注和唤醒几乎同时发生,除非你被唤醒了,否则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专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识地完成工作。最后是超然与释放。这里说的是对待事情不要回避,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很容易会产生各种想法,这时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门外,而要客观地观察它们,承认它们只是想法而已,不关注它们,将它们放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
- 2025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将启幕 带你解锁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