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于把体型当成自制力的标志,减不了肥说明个人毅力不够。但长胖真的只是因为好吃懒做吗?果壳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肥胖和意志力关系不大,肥胖是食品工程带来的时代产物。阅读文章全文,请点击文稿区底部的总编辑之选栏目。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的肥胖率,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飞速上涨。2002年中国城市里的成年男性,有34%体重超标,超过15%已经迈入肥胖行列。不只是中国,全世界有113个国家的肥胖率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显著增长,有73个国家的肥胖率翻了倍,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将这个趋势成功扭转。
为什么全世界会在同一时间集体长胖?作者指出,原因是食品工程的方向转变。食品工程这一词诞生于20世纪初,原本的目标,是通过实验研发,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延长保质期。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食品工程的方向转向了对人们感官的驾驭,利用的原料不只是糖,还有脂肪、盐以及其它香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食品工程不断研制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食物,驯化人们的感官。
被称作“肥宅快乐水”的可乐,就是食品工程的典范。一罐330毫升的可乐里含有多达35克的蔗糖,但是在二氧化碳和焦糖香气的衬托下,没有任何腻味感,只让人觉得清爽而愉悦。“快感”这种看起来神秘的东西,被食品工程分析得很透彻。食品工程能让每一种工业量产的食品,都能完美地对上一部分人的口味,让人难以招架地买单。
食品工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的消费结构被彻底改变了。根据《卫报(Guardian)》报道,现在的英国人比起1976年,并没有吃得更多,但是吃的东西却大不一样:鸡蛋少了一半,早餐谷物的消费量翻了倍;新鲜土豆少了一半,然而土豆片却多了两倍;冰淇淋更是增长了三倍之多。
一百年前的人,面临的困境可能是营养不良,而今天我们面临的困境是工业量产的肥胖。对抗肥胖需要的不仅是意志力,还要有充足的睡眠、闲暇时间、健身房和营养师。对很多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基础的新鲜水果蔬菜都是负担。相比之下,廉价工业食品是最现实的选择。
以上就是作者对于目前肥胖越来越普遍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
- 2025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将启幕 带你解锁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