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的「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于8月16日揭晓,共有8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获奖。「生命科学奖」得主为柴继杰及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则为赵忠贤及陈仙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由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及张祥雨共同夺得。「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将于10月17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
今届未来科学大奖首次把大奖周活动延伸至香港举行,「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和香港科学院联合主办。据悉,大奖周会有连串活动汇聚来自全球9个国家,近百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来港交流,尤其10月 14日至15日举行的科学峰会,全球20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 Gregory Winter、Michael Levitt,生命科学突破奖获奖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以及多位中国科学院及香港科学院院士等会就前沿科学议题进行交流。
百融云创CEO张韶峰作为未来科学大奖周的合作伙伴,他认为「未来科学大奖」具有重要影响力,一直鼓励着华人领域中的顶级科学家前进,同时也推动着科研界及产业界投入科学及共商盛举。他指人工智能也是目前产业界关心的领域,刚好今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者也为人工智能领域作出了基础性贡献。所以大奖在一定的程度上,引起产业界的共鸣以及唤起更多人促进科学的发展。
张韶峰指出从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开始至今,一直也关注科学的发展。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电气工程自动化学士、硕士学位的张韶峰,从小热爱自然科学,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尽管后来成为了一名创业者,但是做科研的梦想一直没有磨灭。后来成为创业者,成功创立百融云创。一直萦怀的梦想,他通过支持未来科学大奖圆梦。希望透过「『未来科学大奖』为华人科学的发展,作出一个贡献。」
张韶峰拥有近20年人工智能领域管理经验。他指出旗下的百融云创的核心是用人工智能提升传统行业的效能,至今帮助的行业包括汽车、金融、电子商务为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及提高各产业的效率。他认为科学能够帮助很多人解决困难,突破困难后能为世界的运作提升效率。他寄望年轻人对科学抱着好奇心,驱动科学的发展,走向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TATA木门818静音日 解码千万家庭的新静界 重塑美好人居基石
- 解码“静音+”理念 TATA木门以场景革命重构美好人居新生态
- 8.1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五大颠覆”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
- AI创新中心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 新政下的“好房子”实践:TATA木门以智造力承接居住品质升级需求
- 不止于论坛: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成果落地,TATA木门百家焕新计划开启普惠新航程
- 聚焦首届美好人居国际论坛:从政策到实践,破解“好房子”落地密码
-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 第十届静音日启动!TATA木门主办美好人居国际论坛重构美好人居新路径
- 第十届818静音日启幕!TATA木门以三大行动锚定美好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