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 >文章正文

特斯拉揭秘FSD学习逻辑:Autopilot如何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

7月22日,特斯拉在北京南四环中路特斯拉体验中心举办“T-talk”线下分享讨论会。本次“T-talk”以FSD为主题展开,讲师向参与者揭秘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以此“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T-talk”是特斯拉发起的线下活动,由官方定期邀请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讨论行业现状、技术发展,共同推进行业进步,特斯拉也借此搭建起与媒体及公众沟通的桥梁。通过本次活动,参与者们深入了解了特斯拉对完全自动驾驶的探索,并共同展望完全自动驾驶时代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安全是底线:以消灭交通事故为目标

通过造好车、卖好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盈利用于研发创新;而后以创新成果点燃整个行业的热情,带动更多厂商研发制造高品质的纯电动智能汽车,形成产业创新;最终让可持续能源的世界加速到来,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调查显示,全球每天有3万余人死于交通事故。对于“好车”的概念,或许每个人都略有不同,但是都必须基于相同的基础之上,那就是安全。

被动安全方面,特斯拉车型有着车身结构带来的先天安全优势。由于没有发动机,特斯拉车型前方自带吸能溃缩区,能在意外中有效保护乘员;钢铝混合轻量车身、坚固的底盘防护、大量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应用,打造固若金汤的安全防护。

在最新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碰撞测试中,特斯拉全系车型均获得五星碰撞安全评级。其中,Model 3不仅获得NHTSA全五星安全评级、ENCAP全五星评级,还摘得了IIHS SAFETY PICK+顶级安全大奖。在美国政府的“新车评价项目”中,Model 3比其测试的任何车辆受伤概率都低。

在事故的预防方面,则有全系标配的主动安全配置守护。每辆特斯拉车型,均有侧撞预警、盲点碰撞警报、前撞预警、速度限制警报、障碍物感应限速、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防避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特斯拉还提供主动巡航控制、辅助转向、自动变道、辅助驾驶导航等功能,车辆预知风险、预判后,系统能够自主实施转向、制动等决策,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以Model 3为例,当在并入的临近车道中探测到车辆时,Autopilot便会触发侧撞预防功能(转向干预),并保障车辆自动转向行驶到一个更安全的位置。

主动安全系统+Autopilot,带来的安全性提升是立竿见影的。NHTS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每行车674万公里,平均会发生8.66次事故。而这个数据,在使用了Autopilot的特斯拉车主中仅为1次;没有使用Autopilot但有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中,事故约为2次。也就是说,特斯拉的Autopilot让行车安全水平达到平均水平的8.66倍。

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车辆安全报告

当然,安全只是一个底线,对于交通,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浪费”问题。每天,全世界有500多万个小时被浪费在交通堵塞上,有17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因为人们用不到而被停泊的车辆白白占用。

因此,特斯拉研发FSD,不仅希望让交通事故将不复存在,也希望我们可以更高效地使用交通资源,极大地缓解拥堵和土地占用问题。

FSD成长秘诀:硬件+软件+数据

一个没有交通事故和拥堵的世界,听起来不太现实。不过,特斯拉以目前最接近量产、最现实、最能大范围适配的自动驾驶技术,让这个想象逐渐落地。

特斯拉的芯片已经经过3次迭代,目前最新的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上搭载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两枚芯片,也就是Autopilot3.0硬件,性能比2.5版本芯片强大21倍。

不同芯片针对环境都拥有不同的指令算法特征,简而言之,有自己的特长。AI芯片,在图像识别等领域有着独特优势,其计算方式为矩阵或vector的乘法、加法,配合一些除法、指数等算法。而CPU则适合于不同领域的复杂算法,比如计算机服务器领域;GPU虽然也是针对图像渲染的算法,但其特性不符合神经网络。

特斯拉研制的FSD芯片中,其中NNA(NPU)处理器即是为AI算法而存在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文科技视界网    www.ctechw.com

Copyright © 2016-2020 中文科技视界网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8014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