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To B端业务发展迅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根据亿欧智库统计,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更聚焦于To B端业务,行业解决方案、企业服务、机器人(11.46 -1.04%,诊股)、大健康、安防等赛道是AI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
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深度融合于行业才能释放出其巨大价值,而融合的过程更多是AI企业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进行场景适配挖掘、AI赋能,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等目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优秀的算法,同时也需要海量的数据输入才能产生优良的应用模型,因此AI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引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金融是AI落地的最佳场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金融领域天然的数据属性与智能化需求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加之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人工智能落地金融场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前,金融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日渐深化。金融科技出海热潮持续进化,一批以提供获客、风控、运营等金融技术服务的企业开始扬帆远航,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整体来看,监管规范、新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应用、技术驱动下的经营模式与业务合作模式创新都是行业普遍关注和积极实践的焦点。
在驱动金融业进行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百融云创正在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和对金融业务的深刻理解,百融云创通过科技输出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赋能、风控赋能、营销赋能,能够快速夯实提升银行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人工智能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将使金融服务的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金融机构可以更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同时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金融服务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
凭借强大的技术基因,百融云创在获客、风控、客服等各个业务环节大量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驱动金融服务智能升级。
以百融云创自主研发的智能外呼机器人“百小融”为例,相较于传统机器人仅局限于电话呼出,“百小融”采用目前先进的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合成(TTS)和智能语音打断技术,可与客户进行超过多轮的精准回答交互,应用于智能营销和智能资产管理,可以迅速为金融机构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天然的庞大属性,导致传统模式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下沉,还有大量的潜在金融需求亟待进一步渗透和满足,金融业对人工智能支持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融云创将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智能金融的脚步越走越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吉利银河A7预售10.38万元起,首搭雷神AI电混2.0,油耗低至2L
- TATA木门建博会三大变革:静音技术破圈+轻资产招商+卫星店盈利模型落地
- TATA木门高调亮相建博会以静音创新勾勒美好人居新图景
- 建博会论道:从TATA木门革新到家居生态 重构行业变革聚势燎原
- 广州建博会首日 TATA木门“门启新境”演绎家居革新进化论
- 第27届广州建博会启幕在即 TATA木门三大变革再启新境
- 2025广州建博会将至!TATA木门携“王炸”产品阵容强势来袭
- WEC 2025 世界算力博览会落地鄂尔多斯:汇聚全球算力智慧,共绘产业升级新图景
- MAZDA EZ-60领衔 长安马自达多款新车型亮相2025重庆车展
- 首战环塔,完赛!纵横 G700 沙海凯旋,致每一个“在路上”的你